塑料温室结构
1. 塑料温室的总体尺寸
此类温室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结构尺寸。但就总体而言,通用温室跨度在6m~12m,开间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连栋温室,在侧窗和屋脊窗联合使用时,温室较大宽度宜限制在50m以内,较好在30m左右;而以机械通风为主的联栋温室,温室较大宽度可扩大到60m,但较好限制在50m左右;对温室的长度,(从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讲)较好限制在100m以内,但没有严格的要求。
2.主体结构
塑料温室主体结构一般都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主体承力结构,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由于塑料温室自身的重量轻,对风、雪荷载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对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要有充分考虑,一般在室内二跨或二开间要设置垂直斜撑,在温室的外围护结构以及屋上也要考虑设置必要的空间支撑。较好有斜支撑(斜拉杆)锚固于基础,形成空间受力体系。
塑料温室主体结构至少要有抗8级风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风能力达10级。
主体结构的雪荷载承载能力要根据建设地区实际降雪条件和温室的冬季使用情况确定。在北方使用,设计雪荷载不宜小于0.35kN/平方米。
对于周年运行的塑料温室,还应考虑诸如设备重量、植物吊重、维修等多项荷载因素。
玻璃材质
玻璃温室是以玻璃为透明覆盖材料的温室。
类型
安全型
环境安全型温室是一种物理植保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为的,能够不使用农药或其他化学品就能防治植物病虫害,并能**植物避免恶劣气候和生理性障碍的封闭型植物养育设施。环境安全型温室主要分为物理植保型温室和环境控制型温室两大类。前者着重于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的物理防治设施配置。后者则是病虫害、生理障碍、生长环境调控都加以控制的温室。
环境安全型温室
环境安全型温室
1. 物理植保型温室
物理植保型温室主要以物理植保技术集成体系为植保设施设计而成,即土壤病虫害防治设计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模式、地上部分的气传病害防治设置为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建立的空间电场防治模式、飞翔类害虫的防治设置为色、光双诱电捕杀与防虫网结合模式、红蜘蛛等螨类为生物防治模式或称紫苏防螨模式。
控制型
环境控制型温室是在物理植保型温室的基础上,再辅以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模式的温室,这类温室不仅能确保植物生长期病虫害的无农药化防治还能够确保连阴天或较端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生长或保苗保秧。生长环境辅助设施包括热风炉或土壤加温线或湿帘、空间电场发生系统、补光灯、二氧化碳增施系统,其中,空间电场发生系统除了预防气传病害以外还具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功能,可增强植物在低光照环境中的光合作用强度。